——“小扎你好,求报道么?” —— “不是,就是想来36氪串个门。”
要说明的是,我氪和小扎并没有互留号码,但是我们确有可能一通电话就知其底细(不管座机还是移动电话)——至少我们单方面使用了电话号码社区Truecaller(iOS/Android)(Truecaller会要求用户共享电话薄的号码,这有点让人反感),我们不仅知道他是小扎,还能通过Truecaller了解他Facebook、Twitter、LinkedIn的状态更新(当然也能选择不看)以及通过Twitter回复未接来电等。用户还能在Truecaller上搜索企业、各类机构的电话,除了显示来电国家与地区,由于跟Yelp做了整合,用户在接到商家电话同时还能查看其信用等级。
由此看来,酒店、航空等客户要是采用了此服务,便可能省去询问姓名的麻烦同时体现出对客户的人文关怀。
用户也可以搜索朋友,并向对方发出请求获得其电话号码;同时也可通过号码反向查询。Truecaller社区还有一定众包特性,用户可以在此举报他们接到的骚扰、诈骗号码,使得其它社区成员在接听前就拒接这些讨厌的电话。
Truecaller刚刚获得B轮融资1880万美金,投资方为Sequoia Capital。目前,Truecaller在全球已经有用户4000万。
36氪平台
扫码咨询与免费使用
扫码免费用
申请免费使用
在线咨询